“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各专项规划配套政策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五)
2019年5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省政务大厅三楼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的主题是解读“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各专项规划配套政策有关情况。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树斌:
各位记者:
大家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各专项规划配套政策解读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为稳步推进《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专项规划》和《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规划》两个规划,即“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中的“双基地”规划,长春市和白城市分别制定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长春市副市长王海英先生、白城市副市长张天华先生,他们将分别围绕本地区出台的配套政策为大家进行详细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请各媒体给予充分关注。 下面首先请王海英副市长介绍《关于支持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有关情况。
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海英: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按照安排,我向大家介绍《关于支持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有关情况。
一、有关背景
推动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省打造“双创”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长春市起草了《关于支持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4月18日和1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分别审议通过。4月24日,《若干政策》正式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若干政策》总计10条,4条为落实已有政策、4条为创新政策、2条为借鉴外地政策。具体如下:
(一)落实已有政策方面。一是着眼于和国家、省、市已有政策有效衔接,实现落实落细,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二是支持各类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三是引进各类投资机构,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挂牌,积极争取国家各类产业基金、发展基金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四是强化统筹协作,发挥领导小组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创新政策方面。一是推动载体升级,着重在规模、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对新认定国家级、省级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双创”基地,给予重点支持;二是突出孵化效能,对入孵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一定标准且符合长春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基地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强化项目建设,对发展效果突出、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大的基地优先推荐申报专项资金;四是细化工作落实,开展“双创”基地年度评估,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定期开展调度。
(三)借鉴外地政策方面。一是发放创新券,通过共享创新创业资源的方式,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动企业发展;二是打造“双创”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鼓励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组织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活动,活跃创新创业氛围。
三、下步措施
在下一步工作推进中,长春市将继续发挥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围绕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融合发展的“双创”空间总体布局,高质量建设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坚持简政放权,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和风险,保障创新创业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强化载体升级。鼓励和引导“双创”基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运营管理提升、创新孵化培育模式,从规模、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加快发展、提档升级。三是坚持融合发展。坚持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四位一体的发展规划,挖掘各方优势,整合“双创”资源,集聚各方力量,融通发展。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进长春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发展,为全省打造“双创”升级版提供重要支撑。
以上是《关于支持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的总体情况。欢迎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树斌:
感谢王副市长。下面请张天华副市长介绍《关于支持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有关情况。
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天华: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长期以来,中央和省内新闻单位对白城给予了极大关注和热情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白城市委、白城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对《关于支持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 bet365亚洲官网关于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的意见》(吉发〔2018〕31号),按照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一主六双”的产业空间布局的部署要求,推动《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规划(2018年-2025年)》的实施,白城市政府牵头编制了《关于支持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
《政策》在编制过程中,全面梳理了国家和我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刺激风电本地消纳及鼓励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总结白城市高载能高技术产业的实践探索,并以此作为本《政策》的编制依据。针对当前白城市能源开发遇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有利契机,加快破除电力消纳瓶颈制约的政策措施。《政策》对于进一步调动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白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政策》的主要内容
《政策》包含6个方面23条具体政策措施。
一是产业引导支持政策。包括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支持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高载能高技术产业园区、全省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对白城给予适当倾斜、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等六条政策。
二是财税支持政策。包括吉林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的支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减轻高载能高技术企业税费负担等两条政策。
三是金融支持政策。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对高载能高技术产业采取优惠利率、优先将符合条件的高载能高技术企业纳入省级拟上市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鼓励保险资金以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支持白城高载能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等三条政策。
四是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包括完善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公共配套保障设施、优先保障高载能高技术项目用地,降低工业用地成本、连接高载能高技术产业园的公路“四优先”、推进电力输送通道建设等四条政策。
五是行政审批支持政策。包括实行重点项目全程帮办跟办、加快高载能高技术产业项目用地审批、加快环保审批速度、能耗指标给予倾斜等四条政策。
六是电力支持政策。包括积极推动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参与省内电力直接交易、积极推动储能及制氢项目参与辅助调峰市场、鼓励有条件的高载能高技术产业园区向国家能源部门申请开展增量配电网试点建设、鼓励纳入规划的工业园区依法申报建设微电网等四条政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着力推动《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是要强化政策宣传解读。要利用大数据、移动平台,发挥新媒体作用,提高社会知晓率。真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给予大力支持。
二是要进一步争取政策。要对国家和省已明确的扶持政策抓好贯彻落实,切实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同时,要争取更多的支持政策。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积极的对外推介高载能高技术产业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树斌:
感谢张副市长。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哪位记者要提问请举手示意,在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中国吉林网:请您介绍一下《关于支持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突出发展哪些重点产业呢?
张天华:《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规划》已经明确了积极构建具有白城特色的、比较优势明显的高载能高技术体系,加快建设“双谷双基地”,即:中国北方氢谷、中国北方云谷、吉林白城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吉林白城高载能产业绿色发展基地。这也是我们《政策》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方向。《政策》规定鼓励支持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列入国家级试点。在中国北方氢谷建设什么方面,大力发展氢能产业,鼓励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以风电制氢、光伏发电制氢为突破口,打造制氢、储氢、氢原料加工、氢燃料电池、氢能利用装备制造及氢能汽车全产业链条,将氢能产业培育为我省新兴产业。在中国北方云谷建设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数字经济、数据灾备中心、医疗数据平台等数字产业,打造成为我省数字产业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在吉林白城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方面,支持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全省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指标对白城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发展非并网型风电、太阳能发电。在吉林白城高载能产业绿色发展基地建设方面,支持高载能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加大省级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高载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国日报:请您介绍一下《关于支持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电力政策有哪些呢?
张天华:白城建设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最大的优势是电力资源丰富,能源结构合理。目前,全市电力装机656.9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总装机474.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占比高达72.3%,风电装机占全省风电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二,太阳能装机占全省二分之一;全市境内220KV变电站7座,500KV变电站2座,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1条,电力基础工程相当完备。
《政策》规定了一系列降低用电成本的组合拳。《政策》规定,积极推动高载能高技术基地参与省内电力市场交易。鼓励产业园区内的企业通过打捆方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降低用电成本。积极推动储能及制氢项目参与辅助调峰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向国家能源部门申请开展增量配电网试点建设,制定政策措施,降低增量配电网运营成本。同时,《政策》还规定,鼓励纳入高载能高技术基地规划的工业园区依法申报建设微电网,通过采取高技术手段,对微电网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比例。
中国新闻社:王副市长您好,在落实《关于支持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激发主体活力上,长春市下一步将有哪些举措?
王海英:长期以来长春市在激发“双创”主体活力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落好、落实《若干政策》,我们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了“四个鼓励”。鼓励科研人员投身创新创业。落实《关于支持院士长春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相关政策,重点支持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来长创业。鼓励青年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搭建青年“双创”载体,服务青年创业需要,推动青年主体投身创新创业。鼓励企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厂房建设“双创”载体。鼓励企业充分挖掘内部人力和技术资源优势,完善内部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激励制度。鼓励更多群体投身创新创业。鼓励女性、大学生、军转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自主创业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
北方法制报:请问王副市长,《关于支持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政策》下一步将如何做好政策落实工作?
王海英: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全力推动政策落实,概括起来说,可以用四个“抓”来表述。抓统筹。充分发挥长春市推进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部门联席会议统筹作用,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区之间的高效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和调动各部门、各地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关键。梳理制约创新创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开展疏解行动,督促相关部门和地方限期解决。同时加大“双创”基地间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合作,促进融通发展。抓典型。挖掘、总结典型经验、案例,举办经验交流会和现场观摩会,加强推广、宣传,以点带面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抓引导。结合双创周、“创响中国”等重大活动,会同有关方面开展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树立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推动创新创业理念深入人心。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树斌: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请各位媒体记者继续关注接下来将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