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珲春市依托区位优势,以建设东北亚跨境电商枢纽城市为目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创新通关模式、培育市场主体等举措,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全市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66.5亿元,同比增长30.9%,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通过打造“一园两中心”产业载体,相继建成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和智能物流分拨中心,形成集商品展销、仓储物流、通关服务、金融结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产业园创新设置“中俄双创孵化区”“日韩商品展贸区”等功能板块,引入阿里巴巴国际站、俄速通等知名平台区域运营中心,目前入驻企业已达200余家,涵盖电商平台、供应链服务、跨境支付等多元业态,园区入驻率突破95%。
创新跨境物流模式
在全国首创“公路运输+中欧班列+海运快线”多式联运体系,开通珲春-符拉迪沃斯托克“9610”跨境电商专线,实现”门到门”72小时达俄罗斯全境。特别针对生鲜产品开通“珲春-扎鲁比诺-宁波”冷链海铁联运通道,使帝王蟹、扇贝等鲜活水产运输时效提升40%。口岸创新实施“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配备CT智能审图等设备,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15分钟以内,2024年单日最高验放跨境电商包裹突破12万件。
打造开放型产业生态
通过政策赋能培育市场主体,设立2亿元跨境电商发展基金,推出“跨境电九条”专项扶持政策。2024年新增注册跨境电商企业43家,年贸易额超亿元企业增至17家,其中延边畅达科技通过TikTok直播带货,单月俄罗斯市场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配套建设俄语、日语等小语种人才培训基地,联合延边大学成立跨境电商学院,年输送专业人才500余人。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海产品、保健品、电子产品为主的三大跨境商品集群,其中人参制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年销往韩国市场超10亿元。
据市商务局透露,珲春正加快推进投资5.2亿元的东北亚数字贸易港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后将实现“买东北亚、卖全世界”的贸易格局。随着中俄珲春-克拉斯基诺口岸24小时通关试点推进,以及“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先行区创建工作的启动,这座边境城市正在书写跨境电商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