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展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综述
什么是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有哪些?如何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十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连日来,为进一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着力营造“天天都是4·15”的浓厚氛围,我省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国家安全知识,凝聚起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展现出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的生动画面。
以学强能 提高素养 积极担当维护安全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国家安全问题每时每刻都值得高度重视。”“让国家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并成为公众习惯。”……
多年来,我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的决策部署,坚决扛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省委带头、以上率下,省直机关和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扛牢维护国家安全主体责任。
省委宣传部积极组织全省新闻媒体,提供采编新闻线索,统筹利用“屏网报端”多种媒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助推国家安全话题逐步形成舆论热点。省委网信办组织省内主要新闻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制作转发推送一批主题鲜明的国家安全宣教新媒体产品,持续掀起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国家安全的网络热潮。
省发改委党组将国家安全教育列入主题党日活动,结合日常党建活动开展相关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片,并深入开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教育,推进做好国家安全重大项目建设,对国家重大战略形成有力支撑。
省科技厅综合利用科普基地和厅机关网站、微信公众号,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推送宣传国家安全相关内容,实现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动态更新常态化。
省司法厅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灵活运用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知识竞答、普法宣讲等多种活动,以组建吉林省大学生法治宣讲团等创新形式,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不断提升宣传覆盖面和普法质效。
省生态环境厅、长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展板、宣讲、现场互动、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强化全民核与辐射安全意识,推广核安全文化,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聚焦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认真履行“谁开展业务工作,谁负责国家安全教育”职责,推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一体落实,切实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不断筑牢社会安全稳定坚固防线。
创新形式 丰富载体 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感国家安全保密的重要性,而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又深感责任重大,我会尽职尽责向市民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大家的安全保密意识。”国家安全保密宣讲志愿者郑明子深有感触地说。
4月8日至15日,延边州保密办联合延边大学共同开展“校地携手国家安全保密边疆行”活动,在延吉、珲春两个校区选派了40名大学生和2名指导教师作为首批“国家安全保密宣讲志愿者”,参加“国家安全保密边疆行”教育实践和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这是我省开展系列国家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场景之一。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各地通过讲解警示教育案例、发放宣传手册、普及国家安全知识等形式,让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长春市委办公厅与市教育局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联合打造了长春市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该基地是全省首家面向广大师生群体,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机融合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基地集历史讲解、实物展示、半景画呈现、案例介绍、沉浸学习、互动体验于一体,全景展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发展历程、丰富内涵以及主要内容,通过大量危害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揭示日常生活中的国家安全风险,达到以案为鉴、以案为戒、以案明纪的宣传教育效果,从而筑牢全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防线。
在吉林市,社区网格员、网约配送员等“化身”国家安全宣讲员,充分发挥“走街串巷”的优势,在上门服务过程中向群众派发宣传品,以点带面助推全民参与。
通化市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将国家安全教育观融入主题教育活动中,加强全市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松原市大中小学校纷纷开展“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学习活动,灵活运用升旗仪式、征文演讲、主题班会、板报展览、海报创作大赛等多种形式提升青少年群体国家安全素养。
辽源市、四平市、白山市、白城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梅河口市等地纷纷利用城市主要街路两侧楼梯外墙灯光字和地表广场、商业楼宇、临街商铺LED大屏幕等,滚动播放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内容,营造“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深度融合 突出特色 增强国家安全教育实效
随着车门缓缓关上,长春市54路有轨电车“国安号”主题车厢驶出车站。在车厢内部,电子屏幕循环播放着国家安全宣传片,群众在乘车途中就能学习到国家安全教育知识。这是“吉小安”全域守护宣传之一。
为突出吉林本地产业优势,省国家安全厅、团省委、长春市国家安全局联合开展“吉小安”三维一体全域守护宣传活动,依托“吉林一号”卫星星座、54路有轨电车、“地壳一号”万米大陆钻机等吉林独有文化和产业标识,从“太空宣传维度”“地面宣传维度”“地下宣传维度”3个维度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全域守护宣传。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宣传教育活动与吉林文化特色深度融合,全省各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充分展示高校学生的国家安全素养,增强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提升其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实践能力,引导广大师生共同维护国家安全,4月13日,主题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共同建设教育强国”的2025年全国高校学生国家安全素养展示活动在吉林大学举行。全国28个省市29个高校代表队、36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展示活动,近千名师生现场观摩。最终,陕西师范大学代表队获得“国家安全素养展示特别风采之星”;吉林大学等3支代表队获得“国家安全素养展示闪亮风采之星”;扬州大学等5支队伍获“国家安全素养展示优秀团队”。
日前,省总工会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广大职工观看大型文旅演绎《炫墨抗联魂》,以鲜活的作品、真挚的情感,让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深入人心。“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抗联精神,将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扛在肩上。”职工们纷纷表示。
长春市探索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红色资源与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合,有效利用爱国主义基地、文博院等优质资源,将国家安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展馆、讲解、培训等。
四平市推动四平战役纪念馆、塔子山战斗遗址、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一江山岛红色纪念园等红色点位宣传融入国家安全教育。
白山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与国家安全教育结合点,将杨靖宇舍身殉国、东北抗联精神、四保临江战役等维护国家安全的英雄壮举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突出地域、历史和人文特色,灵活运用农民画、剪纸、雕刻等艺术形式,开展富有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居安思危,共筑安全防线。从机关、学校到企业,从线下到网上,从城市到农村,吉林着力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普及化。
如今,吉林人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和力量,同心共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